昨日“十一”黃金周結束。記者從各大旅行機構了解到,與往年不同,今年十一黃金周國內出游出現下滑,而出境游同比增長八倍。此外,一個新的特點是無線預訂呈現爆發(fā)式增長,其中周邊游相關產品來自移動端預訂占比超七成。
黃金周剛開始,有媒體就爆出著名旅游景點九寨溝首日進溝人次8000多人、部分旅行社接待人數勉強湊夠100人,是歷年來最少的一次。此外,地方其他著名旅游景點游客也出現了下滑趨勢。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來自手機客戶端的預訂量出現爆發(fā)式提升。根據同程旅游有關數據顯示,黃金周期間周邊自助游產品來自手機客戶端預訂量占比達72%。
移動端預訂產品比例上,景區(qū)門票預訂、周邊游預訂和酒店預訂占比最高,出境游和國內長線游預訂也呈現不同程度增長。此外,不少市民都選擇了在黃金周出境游,今年黃金周出境游人數同比增長近八倍,中國的十一黃金周,漸漸成為“國際黃金周”。其中韓國、馬爾代夫、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法國、丹麥、意大利、瑞士。成為國民出境游的熱門國家。而國內熱門旅游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三亞、杭州、蘇州、南京、深圳、成都、武漢。
對于今年國內熱門旅游景點旅客人數明顯下滑,業(yè)內人士分析,首先北上廣三地的優(yōu)勢還是非常明顯,依然爆滿,而地區(qū)旅游景點游客下滑,主因是景區(qū)門票和旅游景點消費過高。一般一個游客跨省游,平均消費5000~6000元,而對于短途的出國旅游如韓國、泰國等地人均約5000~6000元,同樣的消費,一般游客肯定會選擇出境游,尤其在長假期下。因此,出現了國內游減少,出境游旅客暴增的態(tài)勢。
見習記者 顧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