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前不久,小澤一郎民主黨首對我說:日中關系是長期的穩(wěn)固的,今后可不能隨便聽別有用心的政治家忽悠。我?guī)б话俣鄧鴷h員去見胡主席就是這個目的,多相信自己的眼睛,多實施自己的行動。
打愛國幌子的多,為國獻身的少
不管是日本的排華右翼,還是中國的極端反日派,他們共同的色彩都是打著愛國的幌子,以愛國無罪的面貌出現(xiàn)在大庭廣眾之下,來愚弄民眾,以達到他們的險惡目的。
日本的右翼不斷叫囂,中國的崛起已經威脅到日本的未來發(fā)展,中國的軍事現(xiàn)代化已經讓日本生存空間受阻。而我們一些對日本一知半解的年輕人則發(fā)出了“中日永無友好”的戰(zhàn)書,因為都是貼著愛國的標簽,甚至電器產品都是“愛國號”。
有時候,孰真孰假,還真是很難分辨。這個時候,倒真的希望能有人像韓國抗議者那樣在日本使館前抗議自焚。但那些在網(wǎng)上憤憤不平的所謂“愛國青年”,一聽傷及自己的利益,則事不關己、遠遠躲起來,悠閑自在地躲在家里看日本的動漫,不行就來點裸聊,以慰自己好戰(zhàn)的心理。
看看到關鍵時刻,真正從意識到行動為國獻身的愛國志士,如今這年月,拌著指頭算都怕剩不下幾個。
所以,日本改革新黨主席荒井廣幸上周訪問山東時說:日中不再戰(zhàn)是我們和平的鐵則,希望中國的朋友們多了解一下日本,這個斜陽西下的島國已無進軍和侵略他國的能力和實力,看今天頹廢的宅男宅女和無力的自衛(wèi)隊就知道。中國的年輕人不做親日派可以,但要做知日派。
經貿往來數(shù)額多,惠及民眾宣傳少
中日之間今年第一招大戲,就是中國今年的GDP將超過日本,進入世界經濟強國的前列。兩國的經貿數(shù)額,雖金融危機有影響,但這兩年直線攀升,從2009年突破3000億美元后,2010年突破3500億美元已是不爭的問題。
日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也一直維持增長態(tài)勢,加上相關投資額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日中兩國旅游和商務往來入境人數(shù)也接近千萬人,每周500多架次航班在兩國之間飛行。
中國企業(yè)也在日本加快對華投資的過程中,開始進入日本,多起并購案例已經讓日本媒體驚呼。不僅海爾、海信進入日本,連杭州的中國尚德電力竟斥資三億美元,收購了日本一大型太陽能公司。這樣多的收購案例,再次燃起中國企業(yè)進軍日本的聯(lián)想。
日本在華企業(yè)和中日合資公司,目前已經接近五萬家,給中國繳納的稅金達800億人民幣,直接和間接創(chuàng)造就業(yè)接近1500多萬人。
然而,在強調經貿數(shù)額的同時,對上述惠及民眾的正面報道卻相對較少,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很多中國百姓甚至根本不知道北京機場擴建工程中有日本ODA借款的影子。諸多草根交流的項目更是無從提起。
日本安倍前首相就呼吁過:希望讓更多的中國人知道我們援建的學校、機場、工廠、圖書館等公共設施,最好釘上標志,因為這也是日本國民的稅金和熱愛中國的表示呀。
在日中國人多,成氣候的少
據(jù)日本法務省統(tǒng)計,截至去年末,在日中國人為70 萬人,如果將已經歸化日本的和在日本非法滯留的計算在內,這一數(shù)字會達到百萬人。
同樣,隨著日本企業(yè)的進入,在華日本人也開始大幅度增加,截至今年上半年為20萬人,僅上海附近就有10萬多人。我在上海為日本人辦的《城市兄弟》雜志,每月發(fā)行五萬還不夠,成為日本女性拿在手上逛街的時尚風景線。
然而,由于日本社會的封閉型和排外情結,在日中國人雖然已經擺脫了靠打工維持生存,與日本人交往的地位相對低下的尷尬境地,但真正融入日本主流社會的卻也仍占少數(shù),很難進入日本人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