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吵嚷嚷,到處都是溫州話。麻先生上月底跑去杭州為其房子辦理過戶時,感覺像是回到了溫州老家。
與此同時,“溫州人急賣”、“溫州人低于行情急拋”等字眼,令一些上海的房源信息看起來就像是溫州鹿城區(qū)的廣告標語。
為搶搭“國五條”新政落地末班車,3月份溫州人扎堆到杭州賣房,有人甚至主動降價10%,還對售樓員許諾獎勵。上海二手房交易大廳也出現(xiàn)不少溫州人排隊過戶。
多位一線中介人士、投資者、開發(fā)商近日接受《第一財經(jīng)日報》采訪時認為,對住房轉讓征收20%所得稅,以及全國住房信息聯(lián)網(wǎng)信號,迫使一些溫州人出售投資房源,他們或為降低債務、或為獲利離場、或為另謀投資,表現(xiàn)出明顯的撤離行為。
但來到4月后,隨著“國五條”地方細則密集出臺,形勢似乎有所變化。“現(xiàn)在溫州人賣房不心急了,他們認為地方實施細則比較松。”杭州合富置業(yè)置換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總監(jiān)韓健對本報說。
目前,溫州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各地的賣房個稅執(zhí)行情況。“現(xiàn)在觀點比較亂。”上述多位人士表示,如今溫州房地產(chǎn)投資者意見分歧很大,看跌看漲者都有,這與10年前“全民炒房”、兩年前“多方力量為主”形成鮮明反差。
心急賣房的3月
3月底前,溫州人麻先生趕往杭州“市民中心”辦理過戶,在二樓房產(chǎn)受理大廳聽到的都是溫州話。還有幾個溫州人正給中介打電話,讓其趕緊過來辦理過戶手續(xù)。
在“國五條”出臺后,全國各地二手房交易異常火爆。由于擔心新政落地后再過戶會增加不少稅費,一些溫州投資者開始坐立不安,紛紛掛牌出售房源。
溫州人李女士名下至少有三套房子,差價空間都比較大,3月中旬她就委托中介出售了杭州城郊下沙地區(qū)的一套房子。
“當時他們都急著賣房,認為20%的個稅將是一筆很大的費用。”韓健對本報表示。
3月份杭州主城區(qū)二手房成交量,出現(xiàn)了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8618套。韓健認為,溫州人在這波交易中表現(xiàn)更為活躍,心態(tài)也更為著急。
同樣在上海,一些溫州人也急于出售房源。一套位于徐匯區(qū)“尚海灣豪庭”的房子,產(chǎn)權已滿五年,面積166平方米,中介報價700萬元。據(jù)說,該房東為溫州人,若有人誠心買房,價格可以商量,在該基礎上減少100萬元。
除了杭州和上海外,合肥、威海、海南、珠海等地中介也掛出“溫州人急售房源”。
諸多業(yè)內人士對本報表示,溫州民間債務壓力,再加上20%所得稅等政策加碼,是導致溫州人此輪賣房的主要原因。
“之前降價10%賣掉比較多。”溫州人黃斌俊說。兩年前,溫州民間借貸危機出現(xiàn),黃斌俊受諸多賣房者委托,成為“二手房全國職業(yè)代理人”。他曾一次性接到十來套房子,無論是有差價空間的,還是虧損的,都會拋售,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
此外,趕在新政落地之前,過戶房源進行財產(chǎn)分配,也是一些溫州人的處置方式之一。
持房觀望的4月
3月底4月初,各城市“國五條”實施細則紛紛出臺,但只有北京嚴格征收20%所得稅并出臺具體細則,其他城市要么僅僅提到20%所得稅,但尚無征稅細則,要么對20%所得稅只字不提。
“關鍵看地方執(zhí)行細則。”韓健說,現(xiàn)在一些原本要賣房的溫州人并不著急了,“他們現(xiàn)在以觀望為主,認為‘國五條’政策還是有些雷聲大、雨點小。”
如今,黃斌俊接到的委托單越來越少,且房子地段偏遠不易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