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學了,醫(yī)院心理門診的孩子多了起來。昨天,302醫(yī)院心理門診就來了一對母女,母親告訴醫(yī)生,孩子開學就要上高二了,不知道為什么,這兩天脾氣大得很,有時還嚷嚷著說頭痛、胃痛、肚子痛……帶她去醫(yī)院檢查,也沒什么毛病。孩子是不是“心理”出了問題?心理門診主任李琳認真了解了孩子的情況后分析,孩子得的是開學綜合征。
“要開學了,好想看一次日出,因為最近常常睡不著。”“放假這么久,我黑了、瘦了、懶了,反應遲鈍了,脾氣變壞了,生物鐘變亂了!”“要開學了,我把知識都還給老師們了。我忘記了元素周期表,忘記了語法,忘記了三角函數(shù),忘記了牛頓第一定律,要開學了,知識都忘光了!”
李琳說,開學臨近,她每天都能碰上這樣的孩子。而孩子們說的這些話,其實都是他們開學綜合征的某種表現(xiàn)。疲倦、情緒低落、心理焦躁、不能按時起床、食欲下降、發(fā)脾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學習效率下降等開學綜合征現(xiàn)象,在低年級、自制力弱的學生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李琳說,導致開學綜合征的原因很多。有的孩子是假期玩得太高興了,學習興趣銳減;有的是快開學了作業(yè)還沒完成,產(chǎn)生畏懼心理;小升初、初升高的學生,面對新環(huán)境、新同學,有的會產(chǎn)生不安的心理;即將上初三、高三的學生,一想到接下來緊張繁重的學習任務,也有可能導致他們出現(xiàn)開學綜合征。如果開學后遲遲不能進入學習狀態(tài),就會影響學習。
李琳提醒家長,不妨趁這幾天,幫助孩子“收收心”,不要讓孩子再參與更多的娛樂活動,逐步從玩樂狀態(tài)過渡到學習狀態(tài)。調(diào)整好作息時間,適量參加體育鍛煉,保持精力充沛,適應開學后緊張繁重的學習生活。家長還可以陪同孩子逛逛書城或文具店,購買一些新學期所需的教輔用書、文具用品等,也可以多聊聊有關學校生活的話題,讓他們提前做好開學的心理準備。家長最好能了解孩子假期作業(yè)完成情況,指導他們合理安排時間,及時完成作業(yè),避免開學前臨時突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最為重要;高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和約束能力,家長應以正面引導為主,多尊重孩子,不宜過分指責,應多鼓勵少批評。(本報通訊員崔展宇 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