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單獨生二胎、延遲退休等政策備受關注,而這些政策制定的背景之一都是勞動年齡人口日益減少。我省情況如何呢?昨日,記者獲悉,2012年,陜西勞動年齡(國際通用標準為15~59歲)人口為2708萬人,比2011年減少4萬人,為改革開放以來首次減少。
據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來的數據(按常住人口口徑)分析,陜西勞動年齡人口呈逐年增加的趨勢(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依次是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1982年勞動年齡人口為1720.45萬人,2010年達到了2703.95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也從“三普”時的59.52%,提高到2010年“六普”時的72.44%。從數量看,1982年到1990年年均增加45.87萬人。1990年后,增幅逐步收窄,1990年到2000年年均增加27.92萬人,2000年到2010年年均增加33.73萬人。據2010年“六普”數據推算,“十二五”期間,陜西省勞動年齡人口將保持在2678萬~2712萬人,約占總人口的72%,高于全國69%的平均水平。
雖然長期以來,我省勞動年齡人口供給持續(xù)增加,但依據“六普”數據推算,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為2708萬人,比2011年減少4萬人,據推算這種趨勢還將持續(xù);其中處于15~29歲年齡段的青年勞動力數量在2011年即出現減少現象,2010年為1009.98萬人,2011年為1007.83萬人,預測2015年將減少到926萬人,到了2020年陜西青年勞動力只有712萬人。據專家分析,我省是人口流出型省份,未來的青年勞動力補給能力下降更快,我省的勞動力供給紅利開始消失已是一個不爭的現實。(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