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定:應斯柯達董事長兼CEO范安德之邀,我于10月9日前往姆拉達·博萊斯拉夫的斯柯達總部與他會晤。
范安德,2005年任大眾中國CEO,那時大眾在中國市場跌到谷底,他以一個所向披靡的硬漢形象,和上汽一汽兩個伙伴同心協(xié)力,通過動力總成戰(zhàn)略、2018戰(zhàn)略、南方戰(zhàn)略,帶領大眾在中國的業(yè)績沖向頂峰,并且為大眾今天在中國賺得缽滿盆盈打下了基礎。
范安德在大眾中國任上,與上汽談判,引進斯柯達品牌在上海大眾生產作為大眾車型的補充。但是當時只是引進了品牌,斯柯達沒有從合資企業(yè)大眾的股比中獲得相應的股份和權益。當斯柯達中國產品在斯柯達公司和上海大眾都占到舉足輕重地位的今天,在斯柯達品牌與大眾品牌實現(xiàn)差異化的轉折點,在合資企業(yè)話語權的相對缺失不能不說成為一種影響發(fā)展的缺憾。亟待上汽、上海大眾,大眾、斯柯達各方應對變革的智慧和策略。
范安德:今年開始的歐洲危機,到年底將成為國際危機。半年來,斯柯達一直努力克服歐洲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時至今日,可以說我們已經站穩(wěn)了腳跟,并且開始行進了。斯柯達發(fā)動了新產品攻勢,今年春天投產的新Octvia(明銳),銷量超過規(guī)劃20%,供不應求。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用戶不斷加入進來,一些高端配置,比如駕駛員輔助系統(tǒng)、雷達系統(tǒng)的預訂超出想象。大眾的MQB新平臺,大眾用在高爾夫上,SKODA用在Ocyovia上,Rapid(昕銳)也使用了該平臺的部分技術,在歐洲反應良好。新推出的Octvia兩廂車也很受歡迎。
俄羅斯的經濟目前遇到困難,斯柯達與俄羅斯擬議中的聯(lián)合開發(fā)進展也不順利。
印度市場的復雜性遠遠超過中國。許多人要求我們在印度投資,但是在可預見性、可規(guī)劃性、政府支持、法律可靠度都與中國不可比,我們在印度市場積累的經驗是負面的。
中國已經是斯柯達全球第二大市場,占到總銷量的25%。中國的大環(huán)境很好,但是我仍然對斯柯達在中國的表現(xiàn)不盡滿意。當初我把斯柯達引進上海大眾生產,但是后續(xù)發(fā)展并非我當初的想象。在上海大眾,大眾品牌非常強勢,是大哥;斯柯達是小弟弟,管理團隊運作的聚焦點似乎顧不上斯柯達。
引進斯柯達是我在大眾中國時和上汽確定的,今天的情況,也許是我當初模式設計的失誤。一開始的4年,斯柯達發(fā)展迅速,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勝出,但是目前這種沖勁減弱了。讓我感到不安。我最近將去中國與大眾和上海大眾的高層溝通,探討上海大眾做好兩個品牌的構架。比如說增加信息透明度。
現(xiàn)在,我期待進行改善,我們需要尋求新的解決方案延續(xù)以前的生命力。在上海大眾,斯柯達是小品牌,關注應該遠遠超過大哥,斯柯達應該有獨立的構架空間,有獨立的決策權。但是,許多改進不能由我在這里作出,改善的動力應該來自本地,是上汽和斯柯達共同的任務。在大眾集團,在中國的合資企業(yè),不乏兩個品牌,甚至多品牌經營成功的范例。
接下來,斯柯達將盡力在中國推出更多新產品,從3款車增加到6款車的不同車型。今年春天,上海大眾推出了Rapid(昕銳)。11月將推出SUV車型Yeti;明年,我們將推出全新?lián)Q代的Octvia(明銳),這將是全球同級別車中間最好的車型。2015年推出新一代Superb(速派),這將是斯柯達上世紀30年代豪華車追求的延續(xù)。我們還將進口其他車型作為補充。上海大眾的管理和產品質量非常優(yōu)秀,但是這些車型,尤其斯柯達品牌在中國市場得到成功,雙方還有很多事情要運作。斯柯達很有潛力,但是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向前看,找到一個更好的經營模式,有一個新的構架設計。(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