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廖 娟 賈菁宜)“雨生百谷,萬物逢時。”4月20日,洛南縣舉行一年一度的谷雨祭祀倉頡典禮。
上午9時,伴隨著震天的鼓號和悠揚的音樂,谷雨祭祀倉頡典禮在洛南縣倉頡小鎮(zhèn)舉行。“全體肅立、擊鼓鳴號、敬獻花籃、恭讀祭文、行鞠躬禮、樂舞感恩”……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身著禮服的參祭人員表情莊重、手執(zhí)花籃依次走向倉頡殿前敬獻花籃,深切緬懷漢字始祖?zhèn)}頡的豐功偉績。
本次祭祀典禮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控制現(xiàn)場人數(shù),采取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據(jù)了解,自漢以來谷雨祭祀倉頡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洛南縣谷雨公祭倉頡典禮已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倉頡作為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自古被尊為“造字圣人”,洛南人民祭祀倉頡的傳統(tǒng)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間,體現(xiàn)了人們對文字始祖的崇拜和感恩。時至今日,祭祀倉頡已發(fā)展成為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活動。
“舉辦谷雨祭祀倉頡活動,有助于我們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保護和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洛南縣文化館館長趙洛營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