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廖娟)初冬的早晨,薄霧還沒散去,洛南縣靈口鎮(zhèn)焦村的貧困戶王喜才就扛著鋤頭來到了自家的油菜地里,兩個月前,這里還是一大片金燦燦的萬壽菊園子。如今,已被一片綠油油的油菜所取代,對于老王一家來說,這6畝地的萬壽菊不僅是他家今年增收致富的金蛋蛋,更是帶給他家未來發(fā)展希望的錢串串。
因為兒子雙腿殘疾,貧困戶王喜才家的生活常常陷入困境,今年年初,正在全家為缺資金、難致富一籌莫展時,鎮(zhèn)上領導帶領坤元公司一行人主動找上門來,鼓勵老王一家發(fā)展萬壽菊產業(yè),并把他家列入企業(yè)幫扶戶,就這樣,王喜才一家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種了6畝萬壽菊,從育苗開始,老王的心就揪成一團,擔心苗子出的齊不齊、將來長的旺不旺、生病生蟲了咋辦、花成熟了有沒有人收購的諸多問題。
沒想到,老王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苗子剛冒出頭,公司就派來了技術員現(xiàn)場指導,而且隨叫隨到、跟蹤服務,從最初的育苗、栽植,到后來除草、防蟲,老王家只要出人力,做好配合就行了,基本不費啥事,到了七八月份收獲的季節(jié),公司還按照高于市場價10%的價格進行回收,這下子,單憑種植萬壽菊這一項,老王家就穩(wěn)穩(wěn)地實現(xiàn)經(jīng)濟收入1.2萬元,再加上種植了連翹等中藥材,全家總收入超過1.5萬元,一家五口實現(xiàn)了穩(wěn)定脫貧。又恰逢政府實施脫貧攻堅聯(lián)戶路工程,政府每平方米補貼15元,他把自家的場院進行了硬化,原來的土院變成了水泥場地,出行方便了,環(huán)境也美了,順便還留了個小花園,明年也給院子載幾株萬壽菊,美化一下自家的環(huán)境。
拿著種植萬壽菊賣下的錢,老王心里樂滋滋的,他進縣城給腿腳不便的兒子買了一臺平板電腦,給上小學的孫子買了新衣服、新書包,還給腰椎不好的老伴買了一套康復治療儀,剩下的錢,老王打算先存起來,到明年再多承包十幾畝地,擴大萬壽菊種植規(guī)模,到時候把在外地打工的女兒女婿叫回來幫忙,估計收入要比今年翻幾番呢!想到這些,老王就覺得心里亮堂堂、暖烘烘的,仿佛又看見那大片大片的金菊花在向他招手。
而在靈口鎮(zhèn)焦村,像王喜才家這樣依靠企業(yè)幫扶實現(xiàn)脫貧目標的貧困戶還有很多,他們有的依靠種植萬壽菊產業(yè)增加收入,有的加入到公司的產業(yè)鏈上,搞勞務、跑運輸,有的借助當?shù)芈糜钨Y源發(fā)展農家樂,專門為公司定期組織的游客提供餐飲及土特產銷售服務,有的把子女送到公司免費組織的培訓班里學種植、學烹飪等熱門技術,掌握一技之長。
通過企業(yè)精準有力的幫扶和全村人的辛勤努力,焦村上下奏響了高昂和諧的致富曲,大家的熱情更高了,路子更寬了,等靠要的思想沒有了;文明素養(yǎng)提升了,陳規(guī)陋習減少了;基礎設施健全了,鄉(xiāng)村環(huán)境更美了。你瞧,這邊正忙著采摘新鮮的瓜果蔬菜,那邊滿載游客的大巴車已緩緩開進了村口,這邊廚房還忙著做豆腐、磨玉米糝,那邊游客喊著要吃洛南豆腐模糊面,質鮮味美的洛南美食、獨具特色的靜板書表演讓前來觀光的游客贊不絕口、流連忘返,而焦村人的錢袋子就這樣一天天鼓起來了。
“心懷夢想大步向前,脫貧摘帽人人爭先”,焦村人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必定越走越穩(wěn),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