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畢有一個親身體驗,不妨跟大家分享。在期權領域。本人雖以做空為主,但發(fā)現一些值博率高的機會,也會改變策略,全攻型做多,全球最大旅游網站TripAdvisor便是老畢早前買入認沽期權的對象。
開倉不久,TripAdvisor沿著預期方向走,股價反覆向下。不出兩周,12月到期的認沽期權已升至老畢預設目標價。半月不到有此成績,原應心滿意足,嚴守紀律平倉獲利。然而,我并沒有這樣做,一心趁手風順多賺幾點,到價不拋,繼續(xù)讓這個交易處于open狀態(tài)。
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6月某天,TripAdvisor于美股開市后無甚動靜,“確認”形勢后,老畢以為無驚無險又到四點。萬料不到,TripAdvisor當天下午宣布與酒店集團萬豪國際(MarriottInternational)達成策略伙伴協(xié)議,股價應聲漲了7%。期權杠桿非同小可,押錯方向不是開玩笑的??墒?,若然老畢當機立斷,即時在市場上selltoclose(賣出平倉),也不過賺少許多,決不致明贏變輸。多等片刻的結果是:TripAdvisor一放絕塵,全日漲了12%!
到了這個地步,老畢惟有投降,想不虧都不行。回想此役,我雖然早已定下目標價止賺位,但仍敵不過貪念,只能怪自己無法嚴守紀律,由贏變輸咎由自取。同理,當盤路處于下風時,嚴守止蝕一樣甚至更為重要,所謂planthetrade,tradetheplan(計劃交易,執(zhí)行計劃),手上沒有足夠彈藥,如何fightanotherday(再戰(zhàn)來日)?
講到交易員,基金經理大都跑輸指數,事實擺在眼前,無謂辯駁。然而,最近看到一項統(tǒng)計,2014年美國少于二成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跑贏基準;在某些類別,跑贏大市的基金更少至一成。換句話說,選股基金跑輸指數的比率介乎八至九成,乃三十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專業(yè)投資者選股技巧不一定勝于散戶,理由總有十個八個??墒?,在已經很低的基礎上,去年跑贏大市基金比率仍然大插水,aracetothebottom(比誰更差)乎?
那倒不一定,由投資大師格蘭厄姆(JeremyGrantham)創(chuàng)辦的GMO,就這個現象提供了一種說法,值得做夢都想跑贏大市的基金經理一聽:美股基金要取得優(yōu)于標普500指數的回報,三項條件中至少要滿足一項(最好兩項,三項都有當然要恭喜你)。
哪三樣?
第一,現金不會成為回報的拖累;第二,國際股票(非美股)表現相對出色;第三,小型股回報至少跟得上大型股。
GMO認為,美國主打大型股的基金,alpha來自這三項條件的配搭和天時地利是否配合。在標普500指數跑贏國際股票、小型股和現金的日子(即去年的情況),投資組合中5%持有國際股票,5%持有小型股,1%持現金的美股基金,一開始便注定不可能有好結果,因為三項條件無一滿足。除非基金經理有本事在標普500成分股中選到一打以上的超級靚股,否則如何跑贏大市?
說穿了,就是進取一點、風險胃納高一點,買定離手后看老天爺是否庇佑,派幸運之神下凡扶閣下一把。
港股A股化后,專攻低價股的基金粉絲無數。風險與回報若成正比,傳統(tǒng)基金必有大手追入這類股票的壓力。GMO的分析和結論,對香港可能更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