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英國《金融時報》10日報道,一項對數(shù)字廣告犯罪行為迄今最大規(guī)模的研究表明,明年使用機器人“觀看”廣告的欺詐行為會給廣告商帶來60億美元損失。
這項研究由美國全國廣告商協(xié)會(Associ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ers,簡稱ANA)與廣告欺詐偵探所White Ops共同開展。ANA旗下成員每年用于市場營銷的開支超過2500億美元。
這家美國行會發(fā)現(xiàn),四分之一的在線視頻廣告是由機器人而不是真人“觀看”的。這里的機器人是指那種由欺詐者遠程操縱的自動化電腦程序。
這項研究分析了55億次廣告投放,發(fā)現(xiàn)每10個顯示廣告中就有一個是由機器人而不是真人觀看的。
參與此次調查的包括福特(Ford)、輝瑞(Pfizer)和雀巢(Nestle)等品牌。這次調查得出迄今最明確的結果,即在快速增長的在線廣告市場中,欺詐現(xiàn)象十分普遍。
為了欺騙廣告商,欺詐者設計了能模仿人類操控下移動光標和點擊鼠標的軟件,從而留下有人在訪問該網站的印象。
在將軟件安裝在自己的服務器或被挾持的電腦上之后,欺詐者就能操縱這些機器人訪問特定網站。這讓他們可以通過在自己網站上銷售廣告,或將虛假流量導向關聯(lián)公司網站獲利。
報告稱:“機器人的行為可以表現(xiàn)得像體育愛好者、收入6位數(shù)的人、想買車的人、或為孫子孫女尋找假日禮品的祖父母。”
在報告中,White Ops和ANA與該協(xié)會36家成員機構合作,分析了今年8月1日到9月30日之間的線上廣告活動的流量。
研究人員在廣告商的廣告單元中植入特殊軟件,再使用獨家分析技術,并綜合第三方數(shù)據來辨認機器人。相比之下,廣告商很少采取如此細化的方式,如此詳盡地分析其在線廣告活動的數(shù)據。
在把研究中觀察到的機器人比例推廣到全球的顯示廣告和視頻廣告之后,ANA估計,2015年全球廣告商因機器人而遭遇的損失約為63億美元。目前,全球用于顯示廣告的開支估計為400億美元,用于視頻廣告的開支估計為8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