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昆明4月19日電 19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fā)布一項有關大蟻蛛攻擊性的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大蟻蛛攻擊性有很強的可塑性,給大蟻蛛照鏡子可降低其攻擊性。
科研人員介紹,對同類保持較低的攻擊性是維持群居生活的必要條件,對于具有同類相食行為的物種更是如此。一個物種對同類的攻擊性強弱與其社會性程度密切相關。永久社會性物種通常不對同類表現(xiàn)出攻擊行為,而非社會性或社會性程度較低的物種通常具備很強的同類攻擊行為。大蟻蛛擁有超長親代撫育行為,雌性大蟻蛛會把后代從孵化開始一直撫育到營養(yǎng)獨立甚至成年之后,并且成年后的雌性后代依然與母親同巢生活相當長時間直至繁殖期離巢,其社會性程度極其接近“永久社會性”水平。研究大蟻蛛的攻擊行為及其可塑性和調控因素,對于理解動物界中亞社會性到永久社會性的轉變機制非常重要。
圖為研究成果?!≈袊茖W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供圖版納植物園節(jié)肢動物行為與生態(tài)研究組研究生董冰和其導師陳占起研究員、權銳昌研究員及劉景欣合作研究發(fā)現(xiàn),大蟻蛛的攻擊行為與親屬關系無關,而與群居條件密切相關:無論是否是親屬,群居條件下的大蟻蛛攻擊行為弱于獨居的大蟻蛛;大蟻蛛攻擊性有很強的可塑性:獨居大蟻蛛在群居之后的第三天大幅降低了攻擊性,再次獨居一周后其攻擊行為又會增強。
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視覺信息對于大蟻蛛攻擊性的可塑性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強烈攻擊行為的大蟻蛛,在用鏡子替代真實同伴的飼養(yǎng)盒中生活六天后,攻擊性也會顯著下降。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云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資助,相關成果于近日在線發(fā)表于期刊Animal Cognition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