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根據臺灣財政部門統(tǒng)計,今年囤房族數量再增加,臺灣有逾52萬人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比去年增加約23000人,以持有1戶、2戶非自住房屋增加較多;持有10戶以上的囤房大戶共1659人,較去年減少44人。
房屋稅條例將住家用房屋區(qū)分為“自住”及“非自住”,其中“自住”限3戶,稅率1.2%,第4戶起視為“非自住”,稅率介于1.5%至3.6%,由地方政府決定,俗稱囤房稅。
臺財政部門財政資訊中心13日揭露臺灣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個人歸戶統(tǒng)計表,資料顯示,今年臺灣有逾52萬人持有非自住住家用房屋,比去年多了2.366萬人。
52萬囤房族中,今年持有1戶非自住住家用房屋者,共計42.3萬人、占80.37% ,比去年39.9萬人增加;持有2戶者今年共6.65萬人,也是呈現(xiàn)年增。
同時,持有3戶以上者共3.6萬人,年減640人。今年持有10戶以上的囤房大戶,共1659人,比去年少44人。
財政部門官員表示,有觀察到多屋持有者數量已逐步呈現(xiàn)下滑,至于持有1或2戶者增加原因,應該與房屋自然成長的趨勢有關,加上父母將房產移轉過戶給子女,導致持有人數呈現(xiàn)成長。
官員指出,新北市以外的“五都”、新竹縣市和屏東縣都已宣布祭出囤房稅措施,接下來應可讓囤房大戶釋出更多非自住房屋。
此外,若檢視臺灣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稅籍“家戶”歸戶統(tǒng)計表,今年有49.3萬戶持有非自住住家房屋,比去年多了逾2萬戶;不過,今年持有10戶以上非自住房屋共2110戶,比去年少59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