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李 行)進入汛期以來,山洪、滑坡等災害風險持續(xù)攀升。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商南縣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強化監(jiān)測預警預報,突出重點部位防控,搶前抓早、謀深做實防汛備汛各項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度汛。
商南縣全面壓緊壓實工作責任鏈條,強化工作合力,推動防汛備汛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全縣防汛抗旱工作視頻會等會議,安排部署防汛備汛各項工作,動員全縣干部緊繃“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思想之弦,清醒認識防汛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制定《商南縣2025年防汛工作要點》等文件,明確江河、水庫、地質災害隱患點及重點部位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和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指導鎮(zhèn)村建立“鎮(zhèn)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和基層網(wǎng)格員包人”防汛包保責任機制,確定包保責任人、轉移地點、轉移路線等,構建權責清晰、響應迅速、處置高效、保障有力的防汛工作體系。
商南縣嚴格按照“汛期不過、排查不停、整改不止”原則,強化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緊盯地質災害隱患點、易發(fā)泥石流溝口以及水庫、學校、旅游景區(qū)、在建工程、網(wǎng)紅打卡露營地、臨時工棚、鐵路公路等重點部位,建立排查整改臺賬,進一步落實監(jiān)測人和責任人,加快問題整改,及時消除隱患。針對沿山涉水防汛重難點區(qū)域,結合隱患排查和風險普查結果,按照高、中、低分級劃定防汛風險區(qū)域,前置搶險救援力量和物資裝備,確保發(fā)生險情能夠第一時間投入搶險救援,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商南縣堅持把提升基層防汛應急響應能力作為重中之重,修訂完善《商南縣防汛應急預案》,縱深推進“1+N+X”防汛指揮體系建設。運用好防汛救災“雙2+5模式”和“人盯人防搶撤”工作機制,按照“三個堅決轉移”和“五撤”要求,提前組織危險區(qū)域群眾轉移避險,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堅決避免人員傷亡事件發(fā)生。同時,加強應急物資保障供應,入汛前向各鎮(zhèn)(街道)和相關單位發(fā)放救生拋投器、救援繩、銅鑼等六大類防汛救災物資7180余件,儲備各類物資11915套。強化防汛搶險隊伍和巡堤查險隊伍建設,各鎮(zhèn)(街道)組建應急搶險隊伍175支4800余人,圍繞危險區(qū)域群眾撤離、山洪災害避險、突發(fā)事件搶險救援等,常態(tài)化開展極端天氣實戰(zhàn)演練160余場次,確保隨時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筑牢汛期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