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理論提出宇宙或在緩慢旋轉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最新一期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發(fā)表了一項由美國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開展的新研究。該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正在旋轉,只是速度極其緩慢。這一發(fā)現(xiàn)或有助于解開天文學最大的謎團之一,即哈勃張力。
當前模型認為,宇宙在各個方向均勻膨脹,沒有任何旋轉的跡象。這一觀點與大多數(shù)天文學家的觀測結果一致,但它無法解釋為何兩種測量宇宙膨脹速度的方法之間長期存在差異。
天文學家通過觀察附近的超新星(爆炸的恒星),得出過去數(shù)十億年來宇宙的膨脹率約為73千米/秒/百萬秒差距。當他們研究宇宙中最古老的光(來自大爆炸后不久留下的余暉)時,得出數(shù)值約為67.4千米/秒/百萬秒差距。這種差異在統(tǒng)計學非常顯著,幾乎不可能將其歸因于測量誤差,因此成為人們理解宇宙的重大障礙。
旋轉在自然界無處不在:行星自轉、恒星公轉、星系旋轉,黑洞也以接近其最大可能的速度旋轉……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伊斯特萬·薩普迪團隊猜想,這種模式是否也適用于宇宙本身。
于是,該團隊開發(fā)了一個宇宙數(shù)學模型。首先,他們遵循了標準規(guī)則;然后,他們加入了一個微小的旋轉量。結果發(fā)現(xiàn),帶有旋轉量的模型解決了這一悖論,且與當前的天文測量結果并不矛盾。更令他們興奮的是,該模型與假設存在旋轉的其他模型相兼容。
旋轉模型顯示,宇宙大約每10億年旋轉0.002次,即宇宙大約需要5000億年才能完成一周旋轉。這一速度非常慢,難以輕易探測到,但足以影響空間隨時間的膨脹方式。相比之下,銀河系每2.5億年完成一周旋轉。
宇宙旋轉的假設并未違反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而且,它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對宇宙膨脹的測量結果并不完全一致。薩普迪說,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萬物皆流”換一種說法,或許我們可以認為“萬物皆轉”。
下一步,研究團隊計劃將這一理論轉化為完整的計算機模型,并找到能驗證宇宙緩慢旋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