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舊金山7月12日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當地時間12日公布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傳回的首批全彩色圖像以及光譜圖。
圖為系外行星WASP-96 b的光譜圖。 中新社發(fā) NASA / ESA / CSA / STScI 供圖NASA當日公布了韋伯太空望遠鏡傳回的3張分別與船底座星云(Carina Nebula)、南環(huán)星云(Southern Ring Nebula)以及斯蒂芬五重星系(Stephan's Quintet)有關的照片。同時,該機構還公布了系外行星WASP-96b的光譜圖。
圖為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船底座星云。 中新社發(fā) NASA / ESA / CSA / STScI 供圖船底座星云距離地球約7600光年,是最大、最明亮的星云之一,其內部孕育著數量眾多的大質量恒星。NASA稱,12日公布的照片展現了此前不可見的恒星誕生區(qū)域,為人們研究恒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視野。通過這張照片,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相機也展示了其穿透宇宙塵埃的能力。
左圖和右圖分別為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近紅外相機和中紅外相機拍攝的南環(huán)星云。 中新社發(fā) NASA / ESA / CSA / STScI 供圖離地球2500光年的南環(huán)星云為行星狀星云,由步入暮年的恒星噴出的氣體和塵埃構成。NASA說,韋伯太空望遠鏡首次揭示了這顆恒星被塵埃籠罩的樣子,恒星生命后期的這些新細節(jié)將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恒星是如何演化以及改變周圍環(huán)境的。
系外行星WASP-96b距離地球約1150光年,是一個巨大的氣態(tài)星球。12日公布的包含該行星大氣構成信息的全色光譜圖顯示了水的明顯特征。NASA說,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分析了許多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并在2013年首次清晰地探測到水。但是,韋伯太空望遠鏡提供了更詳細的觀測成果,標志著人類在探索地球以外潛在宜居行星方面取得了巨大飛躍。
圖為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斯蒂芬五重星系。 中新社發(fā) NASA / ESA / CSA / STScI 供圖斯蒂芬五重星系距離地球2.9億光年,由法國天文學家斯蒂芬于1877年發(fā)現。斯蒂芬五重星系是一個星系群,看上去由5個星系構成,但實際上其中4個星系距離較近,且相互之間存在顯著的引力作用。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數據將幫助科研人員更好地研究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推動早期宇宙中的星系演化。
此前一天,韋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第一張“深場”照片在白宮發(fā)布,該圖顯示出46億年前星系團SMACS 0723的樣子。NASA 11日在其官網說,當天公布的照片是迄今為止最遙遠、最清晰的宇宙紅外圖像,為人們提供了一副最詳細的早期宇宙視圖。
圖為韋伯太空望遠鏡插圖。 中新社發(fā) NASA/Adriana Manrique Gutierrez 供圖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歐洲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聯合研發(fā)的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已建成的性能最強、造價最高的太空望遠鏡。其耗資約100億美元,重7噸,主鏡直徑6.5米,由18片巨大六邊形子鏡構成,采集光線面積達到哈勃望遠鏡的5倍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