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李金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27日在《財經》年會上表示,本次央行降息并非政策放松,穩(wěn)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11月22日,中國時隔兩年之后再次實施全面、非對稱性降息,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0.4個百分點和0.25個百分點,同時,存款利率浮動區(qū)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
對此,胡曉煉表示,不能理解這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的下調就是政策的放松,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取向并沒有改變。
胡曉煉指出,這次之所以下調基準利率,從直接目的來說,是為了緩解當前企業(yè)融資成本高這一突出問題。隨著物價水平的下降,實際利率水平變高,這次下調基準利率將使實際利率的水平更合理,使企業(yè)融資的負擔有所減輕,而且對經濟增長也有支持作用。
胡曉煉表示,當前經濟增長處于合理區(qū)間,就業(yè)形勢比較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于經濟持續(xù)健康增長是充滿信心的,因此,我們認為目前還看不出來要轉變貨幣政策基本取向的這樣一個需求?!?/p>
不過,胡曉煉強調,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取向不變,并不意味著不使用各項貨幣政策工具。她表示,隨著經濟的增長,貨幣的供給也要隨之增長,貨幣供給的原動力——基礎貨幣投放也應該增長,而基礎貨幣投放通過什么樣的渠道是有不同選擇的。
胡曉煉說,有人把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方式叫做“花樣放水”,“花樣放水”如果能夠被理解為投放更加有針對性,能夠更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那么這就是一個正確的理解。
胡曉煉還介紹了今年金融改革的若干進展,包括宏觀調控的手段和方式有了進一步創(chuàng)新,央行大幅減少了對外匯市場的直接參與并基本退出了常態(tài)化的市場干預,推動上海自貿區(qū)金融改革先行先試,近期已形成了一批可以推廣復制的經驗。(完)